江一郎
布丁做成番筧、豆腐印上了二維碼、糯米丸子變身小黃雞……這些尋常港味美食被表妹靚點掌門人李靜陶玩出了新花樣。服裝規劃師身世的李靜陶以年輕人的視角,將現代潮流元素融入到產品的立異與規劃之中,讓表妹靚點成為了“80后”主力消費群的心頭好。用李靜陶自己的話說,他在傳統美食與潮流時髦之間搭起了一道橋梁。
從廚藝喜好者到作業餐飲人
比起服裝規劃師,李靜陶更喜愛說自己是個廚藝喜好者。受父親服裝生意的影響,李靜陶14歲赴意大利學習服裝規劃,卻仍舊牽掛著自己的美食喜好,在20歲初次觸摸餐飲業后,李靜陶逐漸拋棄了服裝規劃的作業,同同伴們在廣東做起了表妹靚點餐廳。通過在廣東的七年“深耕”,表妹靚點在2011年登陸北京。
“其時眼睛一閉一睜就把新店開了,感覺全世界都在自己的碗里”,李靜陶這樣描述表妹靚點北京店倒閉的景象,但是實踐運營起來卻并不順暢:玫瑰金、不銹鋼等原料的裝潢顯得不行親民,人均120元的定位偏高。“其時這個地段還不行火,沒有人知道,所以晚飯沒有人來。正午吃飯那是剛需,(定價)又不能滿意顧客的需求,不行經濟實惠。”
面臨開業的反應平平,李靜陶不得不從菜單中去掉本錢較高的貴重菜品,添加價格在30-40元的菜品的份額,將客單價從120元下調到80元。閱歷近半年時刻的調整,表妹靚點北京店的效益才有了顯著的起色。
“否定掉自己曾經的問題,就在新的應戰就能防止自己再出相同的問題。”從廚藝喜好者到作業餐飲人,李靜陶的言語中更多了一份自傲與沉著。表妹靚點因其正宗的滋味、立異的體會,成為很多門客美食地圖中的必經之地,乃至更有港客來這兒專門尋覓故土的感覺。
為傳統菜品穿上新衣
“餐飲光滋味好是遠遠不行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假如餐廳僅僅依托大廚熬出一鍋好料而沒有任何其他技能,這樣的方式是很簡單被仿照和仿制的。李靜陶以為,每一家餐飲,都應凸顯自己的特征,才干構成中心競爭力。表妹靚點的中心競爭力,在于將潮流元素奇妙結合到本身品牌的開展之中,以年輕人的視角,依據時下的盛行趨勢,在根據傳統和滋味之上的產品做出相應的外形調整或新元素的融入。
表妹靚點菜單中的一塊豆腐,是李靜陶立異規劃的典型代表。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垂頭族”,在餐廳中拍菜品發朋友圈的顧客舉目皆是,這一現象引起了李靜陶的留意,受其啟示,李靜陶將餐廳的二維碼印在了豆腐的菜品上。顧客對豆腐拍照發朋友圈后,點住相片能對二維碼進行辨認,進而相關到表妹靚點的官方,憑借顧客的朋友圈進行推行。而二維碼印刷所運用的技能,來源于李靜陶服裝規劃中的印花工藝。
在一道名為“幼年的回想”的小吃中,李靜陶將芒果布丁做成了番筧的姿態,放在定制的搓衣板摸樣的餐具上;港式小吃中的流沙包、素菜包,在李靜陶的手里變成了熊貓和豬仔。李靜陶的構思,大多來源于對日子的調查,“由于作業丟掉了日子,就要在作業的一起去找尋日子的點滴啟示。”李靜陶坦言,“享用這種充分的感覺。”
未來取決于今日
關于表妹靚點往后開展的期許,李靜陶坦言還來不及想,“現在僅僅想把眼前的作業做得更好,能讓更多客人情愿來測驗咱們的產品,體會餐廳的用餐感覺。這就是我竭盡全力要做的作業,至于未來怎么,取決于今日的兢兢業業。”
關于表妹靚點的長遠目標,李靜陶覺得腳步太大了,會讓自己感到輕浮,也會把自己壓得很累,他更喜愛集中精力一步一步處理眼前的問題。在最近一段時刻,李靜陶的新店正在裝飾之中,他需求隨時對店面的規劃提出自己的主意與要求;質檢部分剛剛建立,對各直營店及加盟店門店標準化一致的作業剛剛打開;各門店職工實踐作業情況的日常監督與辦理還需求進一步加強。“我平常是一個作業狂,能夠無時無刻地作業。”在新菜單的規劃中,李靜陶乃至在夢里得到了創意。“主意的執行都是自己來跟進,這是為自己的品牌擔任,漸漸做唄。”
當問到對顧客的期望時,李靜陶說,首要當然期望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表妹靚點,“打個車去表妹靚點餐廳,司機就知道在哪兒,都不必問,就像我去前門。”李靜陶說完不由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