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坊橋路口東的紀曉嵐新居,門前一株婀娜婆娑的古藤,歷經風雨200年,至今生氣勃勃。微風中,古藤的葉子被吹起,耳邊傳來沙沙聲。古藤周圍正是素有“正宗山西味,京都第一家”美譽的晉陽飯莊,這家飯莊將餐飲和紀曉嵐文明的結合令不少門客稱絕。
灰色的墻磚、道勁的字體、特別的修建……晉陽飯莊出現在我眼前時,親切感情不自禁。它沒有高級餐廳金碧輝煌的裝修,不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也沒有新派餐廳那些八怪七喇的裝修,不會讓人覺得手足無措。飯館門前有一架紫藤,相傳是“閱微草堂”的主人紀曉嵐親手栽植。如果在紫藤花怒放的時分,還能夠在此品嘗到用花瓣做出來的藤蘿餅。穿過綺麗高雅的大廳,才是正堂。晉陽飯莊的內部為回形修建結構,站在中心的天井從下往上望去,雕梁畫棟,金描點綴,頗具古風。從西側走廊的窗戶仰望出去,能夠盡觀“閱微草堂”全貌。來到二樓,走廊的窗格的上方掛著許多京劇臉譜,這是因為梅蘭芳、李世芳、毛世來等京劇名家曾在此用餐,站在綴滿京劇臉譜的走廊上,耳邊似乎傳來京劇戲劇的聲響。
晉陽飯莊望文生義是吃山西菜的。不過這兒也能吃到魯菜和淮揚菜,當然山西的面食是必點的。去過晉陽飯莊吃飯的門客必點兩道菜,其中之一就是香酥鴨。當年,晉陽飯莊開業的時分,曾帶來一種山西風味的燜爐燒鴨。雖然滋味不錯,但其時京城各種燒鴨處處皆是,其味也迥然不同。因而晉陽飯莊的燒鴨并不熱銷。經名廚們一再研討、試驗,總算創造出別有風味的香酥鴨。因為香酥鴨通過高溫的蒸炸,肥油大多溢出,成為脫脂高蛋白,吃起來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過油肉也是門客的大愛,其選用精選瘦肉里脊通過上漿、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筍炒過,色澤金黃艷麗,滋味咸鮮,質感外軟里嫩,汁芡適量通明,不薄不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