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琴
一隊隊負重的駝隊、一群群牛羊,在清晨的榜首縷陽光下,他們的光影是那樣如夢如幻……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是阿勒泰區域哈薩克族牧民大遷徙的時節,若是前去阿勒泰的途中有幸欣賞到這一獨有、陳舊、壯麗的游牧景象,真是太走運了。
跟著現代化的推動,這樣的景色或許會逐步消失——記載游牧民族腳印的青河攝影師董龍一向有這種憂慮。
阿勒泰地區坐落新疆北部,面積11.78萬平方公里,人口66萬人,是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區域。阿爾泰山橫亙其北,準噶爾盆地平臥其南,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并流其間,喀納斯湖、烏倫古湖、三道海子等散落其間,旅行資源極其豐厚。這兒高山冰川、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溫泉濕地、沙漠戈壁等,品種完全,隨意哪一處都美如畫卷,尤以阿爾泰山為主體的自然風景,形狀豐厚,風格紛歧,天生麗質,奇美共同,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有“我國最美雪鄉”之稱,被譽為千里畫廊。
代代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族牧民,現已走過了千年的南來北往的游牧日子。千百年來,這種亙古不變的游牧方法成了我國罕見、新疆北部獨有的游牧特征。阿勒泰區域從南至北,共有19條陳舊牧道。每年春夏秋冬,哈薩克族牧民便趕著牛羊北上南下,循環往復,保存和沉淀了較為原始和古拙的游牧文明。特別是秋季的大遷徙,伴著艷麗多彩的秋色,成為秋天阿勒泰一道最為吸引人的人文景象。
阿勒泰區域旅行資源極其豐厚。以阿爾泰山為主體的自然風景帶上,自東向西順次散布著草原秘境三道海子、地質奇觀可可托海、秋林如炬紅葉溝、攝生康體阿拉善、草原名勝葉克圖克、消暑休閑克蘭大峽谷、佛光鶴影托勒海特、人類幼年禾木、人世凈土喀納斯、牧人天堂那仁、秋色迷人白哈巴等高質量旅行景區,與此相連的還有夢境城堡彩色城、大漠福海烏倫古湖、絕色雅丹彩色灘、風姿綽約白樺林、沙漠眼睛白沙湖、天造地設草原石城、侏羅紀公園吉拉大峽谷等高質量旅行景區。
千里畫廊阿勒泰,千山萬水獨愛它。
阿勒泰人文資源深沉富集,阿爾泰山草原游牧文明源源不絕,巖刻彩繪演繹著數千年風流,南北轉場的駝隊揮灑著哈薩克族的浪漫風貌,林中板屋的集體閃耀著蒙古族圖瓦人的奇特魅力;可可托海三號礦是國際地質奇觀,也有著新疆紅色旅行最為深沉的人文內在。
阿勒泰地通三國,以阿爾泰山為界,東與蒙古國接壤,北與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接壤,西與哈薩克斯坦相連,有四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
阿爾泰山是我國僅有西伯利亞泰加林的延伸帶。每年秋季,山林絢爛上色:深綠、淺黃、深黃、淺紅,像一曲西伯利亞泰加林的多聲部合唱,映照著遠處的雪山冰川,使人似乎置身天外,飄飄欲仙。秋之阿勒泰,正是千種風情,千般風味,花團簇擁、風情萬種。
喀納斯艷麗的顏色,來自山、水、樹、草,奇特的古冰川地貌、共同的泰加林原始森林,造就了喀納斯絕色的秋季風景,再趕上哈薩克族牧民大規模的秋季轉場,形成了一道共同的異域風情。
假如有時間,無妨自駕沿著千里畫廊,一路走走停停,縱情地欣賞這些大自然的奉送,這夢境、仙界般的奇山、異樹、圣水、勝景,讓人游在畫中,樂在其間,美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