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帥
墨脫,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秘境,以兇狠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為雙闕,以吼怒的雅魯藏布江為屏障,凜然自居于雨霧迷障之中,海拔從近8000米的雪峰直線下跌至只要數百米的熱帶雨林,壁立如削,直奔阿薩姆平原。
“墨脫步行”在我國的步行線路中占有無足輕重的位置。這條路,似乎有進入神的王國相同的崇高險惡,又有好像探究科諾索斯的迷宮一般的幽靜昏暗。惟有墨脫之路,可以取兩者而兼得。
時刻:三天
最佳步行時節:6~10月
進出墨脫有兩座雪山被稱為“逝世的雪山”—一座是坐落墨脫縣城東北方向的金珠拉山,一座則是西線進墨脫縣有必要翻越的多雄拉山。盛夏時節,海拔4221米的多雄拉山口北坡依然披掛著盔甲般的冰大坂,這是翻山的最好機遇。除了每年6個月(6月~11月)的開山時節,這條路其他時刻都大雪封山,鳥獸難行。春夏替換是雪崩的高發期,在40%以上的斜度時,當積雪處于不穩定且挨近臨界狀態,一遇降水或暴風,受其牽動必定發作雪崩。所以,春末夏初是翻山的風險時期。
難度描繪:
難度首要來自翻越多雄拉山口,每逢正午12點往后,多雄拉山口就會濃霧大起或暴風高文,這時再翻山,行人或被暴風卷走,或或許因受凍失溫死在山口。從多雄拉一路下山,沿途需求穿越蔓藤交錯、幽暗泥濘的原始森林,翻越地勢峻峭、險象環生的大山,還要防范多種毒蟲和螞蝗的吸食,路段依懸崖峭壁建筑,萬分險阻。如果在旱季走這條路,就進入了“地無三尺平,天無半日晴”的國際。三天的旅程,只能頂著雨水踏著泥濘跋涉,一步一滑,雙腳被水泡得蒼白、腫脹、麻痹。還要防范山上出人意料滾下的石塊。有的當地更是踩在泥石流和塌方上,更有面對被塌方掩蓋的或許。
道路地勢
步行墨脫有四條傳統線路,第一條始自派鎮,翻越多雄拉雪山,經拉格、汗密、背崩,進入墨脫,沿途從最高海拔4221米直線下降到665米,垂線下降3556米,最大斜度系數達70%,均勻斜度系數40%。第二條從波密進入,翻越嘎隆拉雪山,經80K、100K、113K抵達,現在墨脫公路的貫穿大大降低了步行的難度;第三條是從林芝縣排龍到扎曲,經巴玉、甘登、旁辛、108K比及墨脫;最終一條是從波密的八哈、經檔卡、加拉莎、旁辛、108K比及墨脫。相對而言,后邊兩條道路耗時長、路況差,且沿途的村莊連續全體搬家,人煙稀少,沿途很難取得補給,屬高難度的探險道路。而前兩條道路則相對輕松一些。(第一條道路為赤色虛線;其他三條為黑色虛線,三條線路最終在冷多交匯)。
自然景觀
墨脫北面和東面是白雪皚皚的群山和青藏高原,南面是廣闊、肥美的南亞次大陸。區內雪峰樹立,峽谷殷切,飛瀑成群,皎白的海洋性冰川向下伸入到蒼翠的森林中,交通險絕,神秘莫測。景色集雪山、原始森林、峽谷、田園風光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