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眉心
在江南茶室,遇見一位銀發如雪的老婦,身上藕粉色的旗袍荷一般清麗,正端著蓋碗不疾不徐地品龍井,腕間的翠玉鐲跟著她高雅的姿勢,泛著早春3月的光。我心底不由涌上無言的感動:60多歲的白叟,一早打扮妥當,只為吃餐早茶,她的這份嚴肅仔細,想必是大半輩子構成的習氣。不由想起從不睡懶覺的母親,每天早晨起床燒火煮飯,勤勞地服侍一家老小的日常日子,日子過得再清貧,鍋灶歷來锃亮。孩子們的衣服即使是補丁摞補丁,也會漿洗得潔凈整齊。比較起來,我的很多頓早餐則是標配的牛奶和面包,過著快節奏的現代化日子,哪里能用安靜的心漸漸熬煮出一碗甜美的粥,雖年紀輕輕卻不及兩位白叟精力朗利。
典禮感是人生里不可或缺的元素,無論是對待自己仍是朋友,家人仍是婚姻,都必須堅持仔細、敬畏的情緒,才能將日子過成最美的容貌。缺少典禮感的人,或許到歲月老去時也不會具有那位老婦的高雅,不會具有母親將日子打理得有條不紊的才能,更談不上創造出什么精彩的人生。日子這杯劣酒將咱們淹醉麻痹,卻總有些工作讓人無法忘掉。那個冒著風雪坐了幾千里火車趕來校園的男友,只為送一袋你愛吃的糖塊,寵溺地看你邊吃邊甜甜地笑,縱使后來的你食遍山珍海味,卻再也吃不出那時的滋味。因了那份特別用心的純真,懷著忠誠的典禮感,初戀才銘肌鏤骨。
朋友供職于酒店后廚,每天下班后都會洗去油膩焰火,換上棉麻的中式長衫,鉆進書房研墨畫畫。不可思議,一個粗指大手的男人,不只烹炸煎煮樣樣精通,還會靈活地在杯盤碗碟上,用奶油畫出生動圖畫,造型各異的果盤更是信手拈來。白日,他為了日子努力工作;晚上,在自己鐘情的藝術國際里悉心修行。公休時,他會帶著妻兒老小,到近郊享用大自然的風景,仔細調查一叢蘆葦的風韻,一只飛鳥的形狀,再用心腸呈現在餐具或紙上。后來,他的著作遭到追捧,一幅畫炒到價格不菲,可朋友仍舊白日上班晚上畫畫,絲毫不受影響。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辭去職務在家專業創造,朋友說:“廚師是我酷愛的工作,畫畫是我鐘情的喜好,我只想用心將它們都做好,這就夠了。”
典禮感是平平日子中的一聲你好、謝謝和再會,典禮感是春節穿新衣、放鞭炮的高興,典禮感是分明你在身邊而我還要說好想你呀。典禮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氣,它能夠讓單調的天空掛上一抹彎彎的七彩虹。我認為,人生的典禮感就是仔細地日子,美好著敬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