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蝴蝶拍照,有個姓名咱們無法繞過,他并非科班出身的蝴蝶專家,但對蝴蝶的日子史、物種資源、維護現狀等都有深化的研討;他不是維護區的作業人員,卻終年奔走行進在山林幽谷,用鏡頭記載下每種蝴蝶的斑駁國際。他仔細執著地為蝴蝶拍寫真,幾十年如一日,不辭辛勞、樂得其所;他為維護天然生態而砥礪前行,用拍照著作感動聽心,既充溢詩意和浪漫,又包含道理發人深思。
他就是我國拍照家協會會員、我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我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理事陳敢清。他曾在國內外190多種報刊雜志和畫冊上宣布拍照著作1000多幅,并先后舉行過“百島之市百種蝴蝶 珠海蝴蝶科普拍照展”(2005年)、“大天然的舞姬——珠海蝴蝶拍照著作展”(2013年)。這次咱們約請到了陳敢清先生來共享他與蝴蝶的動聽故事,以及他對與蝴蝶拍照的考慮、對廣闊拍照愛好者的主張。
張曉軍:陳先生,您好!3年前曾看過您的蝴蝶拍照著作展,上百張精巧的圖片和美麗的詩文相輔相成,給人以視覺震懾、心靈震顫。您開端是根據怎樣的機緣愛上了蝴蝶拍照?
陳敢清:提起這事,說來話長。2000年末,我因作業需求在珠海市最西南端的荷包島上作天然環境和旅行資源查詢,俄然發現小山谷里幾棵樹上有許多蝴蝶,便舉起相機拍下幾只。相片沖刷出來后,感覺還可以,就投稿參與國家環境部分舉行的《“我國樂凱”首屆生態環境拍照展》。不久,接到獲獎的告訴,我很高興可以意外獲獎,但又苦于不知道所拍蝴蝶的姓名,因為獲獎著作將修改成《綠色家鄉的呼喊》一書,書中著作標題后邊需求加注蝴蝶稱號。付印時刻急迫,修改教師的發問我一時答復不出,甚是內疚。其時,我就暗下決心必定要知道我所看到的蝴蝶!
第二天一早,我脫離海島直奔珠海市區,造訪了許多家書店都沒有找到我所需求的介紹蝴蝶分類的工具書,所以我又從珠海轉至廣州,總算如愿以償地找到了。那一刻的歡喜,至今難忘,舟車勞頓早已拋之腦后,可是1000多元的購書款讓我墮入困境。即便連返程的路費、飯錢都搭上,還差十幾塊;若從這套書中拿掉一冊,我又心有不甘。書店的負責人善解人意地為我破例打了折,我這才欣欣然抱著寶物書踏上歸途。
回到家后,第一事就是拿出蝴蝶標本對照《我國蝶類志》查找它的稱號。本來,被我稱之“七仙女”的蝴蝶,中文名叫作“虎斑蝶”!爾后,我又帶著這些工具書回到海島,一邊拍蝴蝶,一邊翻閱學習,從知道我身邊的蝴蝶開端,知道整個海島上的蝴蝶和珠海市的蝴蝶。
張曉軍:您為什么會對蝴蝶拍照如此情有獨鐘?這跟您的閱歷,比方結業于什么專業,有聯系嗎?
陳敢清:我是武漢大學拍照專業結業的,1984~1985年第一次在武漢大學參與新聞系主辦的“新聞寫作與拍照講習班”學習,1984年參與全國成人高考又在武漢大學“拍照攝像藝術與聲像信息專業”學習,1987年結業。我喜愛拍照,外出常帶著相機,看到美觀的現象便“咔嚓”摁下快門,慢慢地,開端在報刊雜志上宣布的拍照著作,新聞和人像、風景、風俗、寫實的都有。在學拍照的時分也偶爾拍過蝴蝶,真實專注拍蝴蝶,就是上面講的,先拍荷包島上的,繼而拍珠海市的。近幾年又開端拍全國各地的,只需有時機,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的,只需我碰到了蝴蝶就毫無猶豫地拍下來。原因是,我想幾年后再搞一個我國蝴蝶拍照展,宣揚環境維護;別的,我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理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雅林教授近年來正在著手預備編著《我國蝴蝶生態圖鑒》(暫定名),要我協助供給一些各地蝴蝶的生態相片。
我十幾年來一直在拍蝴蝶,開端是癡迷于它們的美麗,但后來越發覺得拍蝴蝶是發自內心想要承當的一種職責。我當年作業的小島只需13.5平方公里,卻有不計其數的野生蝴蝶在島上越冬,這使我震動,也使我想要維護它們。我以為維護它們,就是維護天然、維護生態環境。我拍照蝴蝶是想在宣揚環保的一起也可以進行科普知識的傳達,介紹蝴蝶的一些基本知識。拍照著作不只可以展示天然的斑駁美麗,也可以記載生態環境的改變、針砭某些作為。曾經我在島上拍到的蝴蝶越冬的壯麗現象,現在已很難再會,多么令人憐惜。
張曉軍:在翻閱您的珠海蝴蝶詩文拍照集時,我發現相片中的蝴蝶似乎您鏡頭下的模特,或翩翩于萬花叢中,或靜靜地落在枝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蝴蝶拍照,您必定樂在其間吧?
陳敢清:蝴蝶是美麗的,拍照它們盡管辛苦,但也充溢高興。我在小島的山谷里拍蝴蝶常常孤軍獨戰,卻一點兒也不孤寂孤單,反倒感覺身邊如同有許多特別的朋友,它們默默無聲地飄動著,有時分還飛到我的頭上、肩上、手臂上,乃至飛到我的相機上,高雅而不失幽默,靈動心愛。因為我一直把蝴蝶當朋友,所以在拍照過程中,我從不支配它們(也不能支配),僅僅在天然條件下拍照它們隨意飄動、追逐嬉戲的自在情況。為了尋覓自己滿足的目標、捕捉精彩的瞬間,往往要查詢等候很長時刻,要有滿足的耐性忍耐陽光曝曬和蚊蟲吸食。當然,拍照著作也不能原封不動,怎么有所突破?需求不斷地探究測驗。可以說,拍照蝴蝶不僅僅對體能、耐性的檢測,更是對立異認識的應戰。
有一次,一只殘鍔線蛺蝶從我頭上飛過,落在了比我高出兩米多的樹葉上,惋惜的是我手中的微距鏡頭無法拍到抱負的畫面,即便加上增距鏡也杯水車薪。我盯著它看了一瞬間,遽然發現陽光投在綠葉上的蝶影十分美麗。所以決斷替換鏡頭,用手動對焦、F5.6的光圈和1/60秒的快門,以使蝴蝶背光面的細節盡量出現出來。因為要兩只臂膀舉著相機、仰面朝天地,既怕蝴蝶飛走了,又怕拍得不行明晰,在嚴重激動的拍照創造過程中,我已滿頭大汗。可是,看到鏡頭中滿足的畫面,心海泛起美好的漣漪,滿是欣喜與高興。
還有一次,我在一棵海芒果樹上發現一只旖斑蝶,它像躲貓貓相同,在我行將拍照的時分遽然藏到一片竹葉背面。也真是好笑,它用竹葉擋住了頭部,可是廣大的蝶翅還露在外面呀!我將計就計,借用蝴蝶死后從樹葉縫隙透過的光線逆光拍下了這個即逝的畫面。相片沖刷出來的效果不錯,我自己也覺得有點意思,通過尋覓視點、見機行事有利地勢用光線和布景,所以下風變優勢成果了一幅頗有意境的新作。只需有主意,多測驗,必定能拍出異乎尋常的蝴蝶拍照著作來。
張曉軍:看來蝴蝶拍照并不那么簡略,既需經歷,又要有技巧,為了拍到滿意的著作,千山萬水也攔不住尋找的腳步。您曾描述蝴蝶是會飛的花朵,是大天然的舞姬,您對蝴蝶必定懷有共同的情感吧?
陳敢清:如果說蜜蜂帶給人世的是甜美,春蠶奉獻給人類的是絲綢,那么蝴蝶帶給咱們的是美麗。蝴蝶標志著愛情和美好,代表著友誼與調和。古往今來,人們歌頌贊許蝴蝶,留下了許多詩詞歌賦和繪畫。正如我國聞名的昆蟲學家周堯先生所說:“不管是帝王、貴族、仍是牧童、樵夫,只需他們有一顆仁慈的心,就會賞識蝴蝶美麗的姿勢而深深地愛上它們。畫家可以從湖底美麗的身姿獲得藝術的啟示,詩人可以從蝴蝶高雅的神態找到創造的創意,哲學家可以從蝴蝶活潑的情味悟到日子的道理,科學家可以從蝴蝶獨特的習性得到研討的體裁。因而,蝴蝶被人們稱為‘會飛的花朵‘百花仙子‘大天然的舞姬都是毫不過火的。”
自2000年至今,我拍照蝴蝶已有15年了。這期間,到過珠海的許多海島和山谷,不單是為了拍照蝴蝶,也為了能做些有利于蝴蝶、有利于生態的事。蝴蝶觸動著我的喜怒哀樂,也讓我逐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盡管我已從事30多年的拍照,但許多人都誤以為我是專門拍蝴蝶的。近十年來,我應邀在北京、廣州、湖北和珠海舉行蝴蝶拍照展覽十幾次,也難怪,被各個媒體冠之以“蝶人”“蝴蝶迷”“蝴蝶谷主”“蝶癡”等。
張曉軍:這么多年來,您必定拍了許多種蝴蝶,有過計算嗎?其間歸于瀕危珍稀的物種有哪些?
陳敢清:為完結珠海市科技局的“珠海市蝴蝶資源查詢”科學查詢使命,2008年之前的大部分時刻我首要悉心拍照珠海蝴蝶。2009年4月開端從湖北省神農架、武當山開端拍照全國各地的蝴蝶,包含許多國家級天然維護區和森林公園,但因為時刻和經費的原因只能時斷時續地進行。2010年和2015年,我曾兩次到中越邊境——云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馬鞍底鄉——拍照箭環蝶。2011年5月到廣西貓兒山拍照金斑喙鳳蝶。2014年和2015年又曾二次到湖南省烏云界國家級天然維護區拍照中華虎鳳蝶。至今一共大約拍照了500多種蝴蝶。其間拍到比較寶貴的野生蝴蝶有《國家重點維護野生動物名錄》中Ⅱ級重點維護的中華虎鳳蝶和《國家維護的有利的或許有重要經濟、科學研討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所列的裳鳳蝶、金裳鳳蝶、燕鳳蝶、枯葉蛺蝶、箭環蝶和白袖箭環蝶等。
張曉軍:最近,傳聞您在湖南烏云界國家級天然維護區查詢時拍到了中華虎鳳蝶,這是一次偶爾的邂逅,仍是一次踐約而至的看望?
陳敢清:2014年3月20~23日,我參與了我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在湖南常德舉行的第五屆會員大會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會上湖南省烏云界國家級天然維護區劉國華所長為咱們介紹了近年來曾在烏云界發現中華虎鳳蝶,這一音訊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激烈愛好。所以,組委會在會議期間專門組織代表們前去查詢,因為山區路況雜亂,車輛又遇到拋錨情況,我和上海的張寧教師干脆步行上山。怎料到一路盡是陡坡,背著沉重的拍照器件,咱們已氣喘吁吁,饑渴難耐。后來,途經一戶農家,得以彌補點能量,繼續前進。可是,當咱們費了很大精力登上山頂時一只中華虎鳳蝶也沒有看到。我雖腰酸背痛,但仍心有不甘,對劉國華教師說,下一年必定再來這兒拍照中華虎鳳蝶。所以2015年3月26日咱們再次來到烏云界,通過5個小時的行進總算登頂,置身于海拔1080多米云霧飄動的烏云界山頂。因為劉國華所長組織了維護區辦理所了解情況的張文武同志伴隨并作導游,咱們很快就找到了幾只中華虎鳳蝶,順暢地完結了拍照使命。
張曉軍:都說中華虎鳳蝶像大熊貓相同寶貴,這個物種的原產地在哪里?為什么會如此稀疏?您能簡略介紹一下我國蝴蝶資源的現狀么?
陳敢清:中華虎鳳蝶確實像大熊貓相同寶貴,僅僅關于它的維護宣揚、保育辦法以及研討情況等,與大熊貓比較還顯得不行深化和全面。在上榜《國家重點維護野生動物名錄》的95種國家Ⅰ級重點維護的野生動物中,大熊貓就像是“大明星”,關于它的音訊常常見諸各大媒體。中華虎鳳蝶盡管未列第一,但也十分寶貴,歸于國家Ⅱ級重點維護的野生動物。
中華虎鳳蝶因蝶翅鱗片的條紋酷似虎斑而得名,僅散布在我國少量當地,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野生蝴蝶,也是國際上十分珍稀的觀賞性蝴蝶之一。據《我國蝶類志》記載,中華虎鳳蝶僅日子在我國江蘇、浙江、湖北、河南和山西等省。近年來,在湖南省烏云界海拔1080米的山上偶有發現。盡管許多人沒有見過,或許對它并不了解,可是在蝴蝶宗族中它具有登峰造極的榮譽,它是我國唯一用“國名”命名的蝴蝶,仍是我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會徽中的標志性圖畫。
現在,我國還沒有對中華虎鳳蝶完成人工許多養殖,溫室里短期培育的研討性作業還處在實驗性階段。中華虎鳳蝶的境況令人擔憂,在國家林業局公布的《國家維護的有利的,或許有重要經濟、科學研討價值的野生動物名錄》中有它的姓名,在國際瀕危動物維護委員會《受要挾的國際蝴蝶》紅皮書中它被列為K級維護目標。中華虎鳳蝶一年只繁殖一代,通常在石縫、樹干基部和枯枝下化蛹,生境的海拔高度、溫濕度,以及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等要素都會影響它的生計。就湖南烏云界維護區中的個別而言,每年只需3月下旬至4月初這段時刻能見到它們,其他時刻則底子看不到。
因為中華虎鳳蝶散布少、密度小,對生棲環境要求嚴厲,發日子潑期短,人工繁殖養殖困難,因而被列為國內受要挾物種,此外,其生計環境的人為損壞也是導致其稀疏的一大原因。山林采伐、土地開發、山區旅行開展和化學性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每相同都會對它們的生計環境形成喪命的損壞。加之中華虎鳳蝶大部分時刻處在蛹的情況,面臨人為損壞無異于等死。我國現在對待珍稀野生蝴蝶的維護,一方面有專家學者在小范圍小規模的研討,一方面是維護區采納關閉和半關閉性的維護,可是他們都有人力和資金不足的短板,未能充分發揮維護蝴蝶資源、進行科學研討的效果。不過湖南省烏云界國家級天然維護區辦理局自從發現本地區有中華虎鳳蝶之后,已加大人員和資金的投入,并采納添加寄主植物的栽培,制止采伐林木、割芭茅草,制止放牧和拉鐵絲網,削減維護區寓居人口等辦法,并已收到杰出的效果。
從全國來說,我國蝴蝶資源的現狀是生計環境被損壞,許多當地監督和辦理不行,特別是一些當地捕捉販賣蝴蝶,乃至選用毒殺手法,令人發指。有些品種盡管不在受維護的名錄中,可是從生物多樣性的視點考慮,濫采濫殺必將損壞生態可持續開展。期望咱們可以早一點做好蝴蝶資源的維護,開發之前做好多方面的查詢研討和批閱作業,完善法律法規,進步民眾本質,不要讓蝴蝶美麗的身影因咱們的貪婪盲目而永久消失。
張曉軍:正所謂“凡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部;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只需齊心協力地做好蝴蝶資源的維護作業,才能使蝴蝶生物多樣性資源得到永續使用。現在,拍照愛好者中注重天然生態、熱心昆蟲拍照的朋友越來越多,您對他們有哪些主張或期許?以此作為本次采訪的結束語吧。
陳敢清:好的。最近,咱們廣東省昆蟲學會昆蟲拍照協會在廣東省昆蟲學會和《環境昆蟲學報》修改部的支持下舉行了首屆廣東省昆蟲拍照競賽,并獲得圓滿成功。在舉行蝴蝶拍照展覽和昆蟲拍照競賽活動中我最深入的感觸是,在當今數碼相機和手機照相遍及的今日,在一個全民拍照的時代,拍照體裁愈加廣大,拍照創造愈加自在,因而昆蟲拍照愛好者越來越多。蝴蝶,天然是昆蟲拍照師首選的和搶手的拍照目標,但仍感覺社會各方面臨昆蟲拍照的注重程度不行。有人以為拍照花鳥魚蟲都是休閑文娛拍照的小玩藝,其實,昆蟲拍照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科學拍照領域中的一個分支。昆蟲拍照的效果和含義在于它用圖片記載了天然生態環境的前史,具有文獻材料價值,可以作為天然生物科學研討的重要材料,此外,它還具有科普宣揚和環保宣揚效果,具有藝術賞識價值,能給人以美的享用。蝴蝶是生物多樣性標志性的物種,生態環境好不美觀看蝴蝶有多少。主張昆蟲拍照愛好者和生態拍照愛好者堅持創造,留下有價值的材料,為宣揚環保作貢獻;一起,期望拍照時要把昆蟲當模特兒對待,拍它不損傷它,也要留意自己在野外拍照時的人身安全。